·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中国灯饰之都”古镇首家灯饰照明企业登陆新三板
据悉,广东莱亚智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挂牌上市敲钟仪式近日在北京举行。这也标志着莱亚光电成为“中国灯饰之都——中山市古镇”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成品照明企业,对古镇灯饰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古镇顺应历史大机遇,经过艰苦创业和改革政府管理体制,紧紧抓住世界技术变革趋势,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一举成为中国著名的灯饰之都。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古镇这座以灯饰照明制造、国际贸易为主,民营经济发达的大特色产业小镇紧紧抓住创新驱动发展机遇,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从中山“制造”到中山“智造”的跨越。
中山市古镇镇政府负责人表示,2016年6月,古镇诞生首家挂牌新三板企业,到今天的莱亚光电(证券代码:871472)成功挂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古镇已先后有天圣高科、旺来新材料科技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企业的快速成长和规范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不仅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决心与支持,更彰显着灯饰产业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激情。
莱亚光电董事长周家祥介绍说,广东莱亚智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7月1日,主营LED照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包括LED照明产品、节能灯与配件,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西亚、南非、中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该企业取得了近数十项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周家祥董事长表示,莱亚光电秉承责任立业,合作共赢的理念,借助新平台、新技术,开拓新方向,追求与客户共赢,为股东创造价值,履行社会责任,为千家万户市民带去光明和希望。
古镇镇政府党委委员、副镇长王平认为,当下是古镇企业上板、上市的最佳“窗口期”。一是古镇党委、政府态度鲜明的大力扶持,如:根据2016年奖励政策,对成功主板上市的企业市镇奖励最高共1000万元;对成功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市镇最高共奖励400万元。二是当下蕴含机遇的灯饰业态——灯饰上板企业尚空缺(强势企业不突出),企业品牌宣传及产业集聚度不断加快,倒逼生产企业迫切需求提升企业地位。三是于古镇是全球知名的灯饰照明集聚地,产业高度集中而造就万千企业家,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希望更多的企业通过上市来规范企业的研发,制造、营销、产品品牌宣传才能落实国家制造2025计划。
商务部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秘书长蔡立华认为,目前国家的发展总体思路是通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中国具有技术优势、良好品牌形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向全球推广,并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国家企业品牌。如今,对于只有50平方公里的古镇而言,天圣高科、旺来新材料、莱亚光电等登陆新三板,对于这个行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相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几万家灯饰企业聚集的古镇灯饰行业一定能够成为入围“中国制造”的国家品牌方阵。
(二)飞利浦照明上半年销售额达267亿,Q2净利5.76亿
21日,飞利浦照明披露2017年第二季度业绩,公司2Q17实现销售额16.99亿欧元(合人民币约134.03亿元),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8.1%至7300万欧元(合人民币约5.76亿元)。
就市场区域来看,欧洲增长强劲,美洲市场继续疲软。中东、土耳其,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仍具挑战性。从产品看,2017年第二季度,飞利浦照明实现Lamps销售额4.58亿欧元,LED销售额4.26亿欧元,专业产品业务销售额6.68亿欧元以及家居产品业务销售额1.46亿欧元。
2017年第二季度业绩亮点
销售额达16.99亿欧元,可比销售额下降1.8%;
整体LED销售额增长14%,占总销售额的63%,而2016年第二季度占比为53%;
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AdjustedEBITA)为1.74亿欧元,而2016年第二季度为1.61亿欧元;
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AdjustedEBITAmargin)为10.2%,而2016年第二季度为9.3%;
净收入达7300万欧元,而2016年第二季度为5700万欧元;
自由现金流为-2700万欧元,2016年第二季度则达6000万欧元。
飞利浦照明第二季核心盈利增长理想,因LED灯及家用照明产品业务盈利增长,抵消传统灯具业务持续下滑而造成的收入下降。此外,据财报显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销售额达33.89亿欧元(合人民币约267.32亿元),其中Lamps销售额达9.55亿欧元,LED销售额为8.48亿欧元,专业产品业务销售额为12.89亿欧元以及家居产品业务销售额为2.94亿欧元。
2017年上半年业绩亮点
销售额达33.89亿欧元,可比销售额下降1.3%;
整体LED销售额增长17%,占总销售额的62%,而2016年上半年占比为52%;
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AdjustedEBITA)为3.17亿欧元,而2016年上半年为2.82亿欧元;
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AdjustedEBITAmargin)为9.4%,而2016年上半年为8.2%;
净收入达1.34亿欧元,而2016年上半年为7100万欧元;
自由现金流为-2600万欧元,而2016年上半年为-1800万欧元。
· 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PPP立法获实质进展:国务院发布条例征求意见稿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公开了由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起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备受业界关注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立法获得实质性进展。
据悉,征求意见稿包括总则、合作项目的发起、合作项目的实施、监督管理、争议解决、法律责任和附则七章,共50条。
其中,为了加强规范引导,避免PPP模式泛化,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了可以采用PPP模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条件,包括政府负有提供责任、需求长期稳定、适宜由社会资本方承担等,并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可以采用PPP模式的项目指导目录,并适时调整。
关于项目的实施,征求意见稿中就规范社会资本方的选择,规范项目合作协议,规范项目公司活动、股权转让及项目资产的用途,规范合作项目协议的变更和提前终止,规范项目资产的移交等均做出规定。
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的说明称,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快速推进,成效明显。与此同时,实践中推进PPP模式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合作项目范围有泛化倾向,合作项目决策不够严谨、实施不够规范;社会资本方顾虑较多,特别是民营资本总体参与度不高;相关管理制度措施存在“政出多门”等。针对上述问题,为规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资本方的合法权益,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
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对于PPP的适用范围,立法规定主管部门制定目录,这意味着PPP范围将采取正面清单制,增加了行业主管部门的发言权。这种规定有利于PPP与行业现行管理体制的对接,特别是不同基础设施管理部门的管理差异,是本次立法的一大亮点。
金永祥指出,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有关内容:一是项目公司不能从事项目以外的业务,以前有项目公司也对外投资其他项目,以后就不可以了;二是争议可以提请仲裁,这意味着关于项目协议是行政合同还是民事合同的争论有了答案,即民事合同。
(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8月生效LED照明将迎更大发展空间
环保部7月20日宣布,《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将于2017年8月16日生效,从2021年起,中国将淘汰《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要求的含汞电池、荧光灯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到2032年,要关停所有原生汞矿的开采。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余立风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的履约时间表:从2021年起,中国将淘汰《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要求的含汞电池、荧光灯产品的生产和使用;VCM(氯乙烯,会产生含汞废水)生产行业实现单位产品的使用量在2021年降低50%(2010年的基础上);到2032年,要关停所有原生汞矿的开采;针对燃煤电场的排放源,到2020年完成排放编制,明确重点管控来源,确定减排目标和措施。
余立风介绍,为了履行公约,环保部已会同相关部门修订了多项涉汞排放标准,评估了目前十个主要的涉汞行业的状况,启动了战略行动计划编制工作。下一步将以控源、减量、发展替代技术共同推进用汞行业的减量化,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含汞废物以及污染场地的管理工作。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是近十年来环境与健康领域内订立的一项新的全球性公约,以促使政府采取具体措施控制人为汞污染。
汞俗称水银,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大量应用于各种产品和工艺中。汞及其化合物的产生、使用和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时引起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神经、免疫、生殖系统的机能紊乱,尤其对胎儿和孕妇有较大影响。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汞排放量高达8900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汞生产国和排放国,为防治环境汞污染,目前已将汞列为重点管控的重金属之一。实际上,“十二五”初期就已将汞列入了5种优先管控的重金属之一,提出开展大气汞排放污染防治。
2013年10月,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组织下,通过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我国作为首批签约国签署了公约。2016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批准2013年10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在熊本签署的《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消息,目前为止,该公约共有128个签约方。
《水俣公约》将荧光灯产品和高压汞灯列入被限制和淘汰的产品,涉及的照明产品包括用于普通照明用途的紧凑型荧光灯,用于普通照明用途的直管荧光灯和用于普通照明用途的高压汞灯,具体禁止产品生产、进口或出口时间要求如上。
履约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履约的同时倒逼了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
自人类社会进入电气照明时代以来,荧光灯作为最受重视的节能照明光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荧光灯主要包括直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节能灯)。其原理是通过激发汞蒸汽辐射出不可见的紫外线,紫外线激发灯管内壁的荧光粉之后发出可见光,所以绝大多数荧光灯中都含有汞。汞具有易挥发的特性,属于高毒物质,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性污染物。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荧光灯生产国和使用国。我国从2008年开始,政府从节电的角度出发,积极实施的“绿色照明”工程,加快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因此而引发的废弃灯的汞污染,让我国的汞污染状况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实际上,数量众多的含汞节能灯管在寿命到期后,会被当做普通垃圾抛弃处理掉,但是大多数市民却不知废旧节能灯管含汞对环境的危害很大。
将荧光灯作为普通废物填埋,会有11%的汞释放到空气或水体中。其对水体和土壤造成的环境成本可能远远超过其所谓的“节能”所节省的能源带来的环境成本。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呼吁行业相关企业企业积极应对,推动我国履行公约义务,做好荧光灯和高压汞灯的削减淘汰工作。同时,应提高全社会对废弃荧光灯污染的认识,增强对废弃荧光灯回收和科学处置的观念,共同维护生态环境,有效缓解废弃荧光灯对环境与健康所造成的潜在危害。
而随着公约的生效,未来LED照明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无疑将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 本周聚焦
(一)资本玩家时代,2017年中小LED屏企凭何突围?
近年来,LED显示屏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实现了资本积累,或通过上市获得更强大的融资能力,促使行业内出现了部分资本力量雄厚的“资本玩家”。他们不但可以运用资金轻松推进原有业务发展——新兴产品研发、大范围市场推广、增资扩产、低价铺量等,还能通过投资LED显示屏外的照明、体育、传媒等业务“加持”,仿佛网络游戏中的“人民币玩家”一样“开挂”,让普通玩家望尘莫及。那么面对LED显示屏行业中资本力量日益强大的现象,中小LED屏企该如何突围?
1、布局新兴产品、并购跨界,资本力量横行
从今年上半年LED显示屏大型企业的举动,以及年中业绩预告来看,资本力量可谓渗透到行业多方面。首先是引人瞩目的跨界并购之举,如利亚德收购君泽照明,联建光电收购湖南蓝海购企业策划有限公司,艾比森、雷曼光电布局中超等体育项目等。这些举措,无论是为了延长产业链,还是扩大经营面,都是为了增加企业收益,分散经营风险。而在如今行业内市场竞争激烈之下,这样的布局显然是有效的,从年中业绩预告来看,跨界业务带来的收益对公司整体业绩加持不小,甚至一些企业实现了翻倍增长。
另一方面,资本的雄厚,对LED屏企在自身领域的发展助力更为显著。如大型企业在布局小间距LED等相对而言仍属于中高端领域的产品时,凭借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充足经费,研发生产效率比其他中小企业更高,最终成品也相对更成熟。加上企业推广经费投入更多,推广渠道多样,并且企业实力也容易令人信服,得以快速抢占市场先机。因而在市场需求爆发之时,能快速迎合需求,从而分得更大的市场“蛋糕”。
此外,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资本型企业拥有“先发制人”的能力,在抢占市场份额上占尽优势。上半年来LED显示屏行业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大型屏企的降价之举——在供过于求,及库存积压过多的形势下先行降价,率先抢占市场份额,也令部分原本拥有低价优势的企业压力陡增,陷入被动之境。这样的大动作,实际上也是基于大企业的资本力量,即便短时间内盈利下降,也能维持经营,更何况薄利多销,以及市场份额提升之后,后续盈利并非难事,可谓有利无害。
2、集中力量求突破,联合左右以造势
专注细分领域,形成独有竞争力
在资本强势发力的情况下,中小屏企想要“小米加步枪”干掉“飞机大炮”,并非易事,在对未来布局方面,认清自身情况,找准定位,最为重要。相比起“资本玩家”全幅武装,可跨界、可布局多种产品以寻求多元化发展而言,中小屏企若做到“包罗万象”,则很可能贪多嚼不烂,成为样样通,而又无一专的“万金油”,不仅花费大量资金,成果也未必乐观。因而中小屏企须清楚自身的优势,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发挥自身长处,专注于某一或某些领域,成为拥有高品质、差异化产品的专业品牌。
近年来行业内的后起之秀,不乏一些通过全力在LED透明屏、LED租赁屏等细分领域研发、推广的中小型企业,以单一却专注的模式,成功打造为该领域的高精尖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后再逐渐增加其他类型产品,丰富产品类型。所谓“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类型企业在传统观念上或许给人一种“单脚走路”的感觉,但毫无疑问,正是因为专注,并且推广到位,使得用户更信任其专业能力,从而形成难以被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建立合作联盟,形成规模优势
企业合作并非新鲜事,但LED显示屏行业中的企业联合案例仍较为少见。事实上,企业之间的联合,可以通过共同开发产品、市场等形式,获取整体优势,扩大在业内的“话事权”,提高双方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
企业间的合作形式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为技术合作与品牌合作。当下LED显示屏行业同质化严重,中小企业的独立研发能力又无法与大企业相提并论,如能与其他兄弟企业建立技术联盟,则可大大节约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又例如品牌合作,通过共同建立并推出新的品牌,借助双方的市场、推广渠道,打造影响力更大的品牌,以扩大市场份额。
在资本力量日趋强大的今天,单打独斗容易落入弱势境地,而与其他兄弟企业联合,不但增强了整体资本实力,还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影响力,有利于中小屏企的进一步发展。
诚然,如今资本力量崛起,加剧了LED显示屏行业“大者愈大”的趋势,也无形中加重了中小LED屏企的生存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后者只能无奈接受,中小企业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能做并且需要做的依然很多,如集约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售前售后服务、创新产品等等。即便难以短时间内超越大型企业,但在当前细分领域繁荣、新市场形势不断出现的情况下,中小LED屏企仍然有望抓住新机遇,获得巨大突破,成为业内翘楚。
(二)2017《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几家LED企业上榜?
2017年7月20日晚与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沃尔玛连续四年排名第一位,2016年营业收入达4,858.7亿美元,同比提升0.8%。前三阵营中的其它两家为中国公司——国家电网和中石化。中石油和丰田汽车分列第四和第五。
就照明行业(或涉及LED、电子电气领域的企业)而言,三星电子(排名15)、鸿海精密(排名27)、美国通用电气(排名31)、西门子(排名66)、日立(排名71)、松下(排名110)、LG电子(排名201)、三菱电机(排名262)、台积电(排名369)、皇家飞利浦公司(排名375)、施耐德电气(排名399)、艾睿电子(排名456)均入选了排行榜。上榜的这几家企业有的属于照明电工领域,有的则涉足半导体及半导体设备领域。
其中,鸿海精密以1351.3亿元年营业收入位列全球第27名,成为华人控股排名最高的民营企业。历年营收与利润比较图如下:
台积电以293.9亿美元的营收排名369位,历年营收与利润比较图如下: